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进行10以内的唱数活动。能按正确的顺序唱数1-10。能合着身体动作有节拍地唱数。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学具:小矮人指偶,卡纸制作的10步阶梯。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发展表象思维。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理解大小、长短、高矮的含义。 学习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结果。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仪器:实物 教学过程:复习 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的感性认识。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精选篇1) 学习目的: 学习将一个形过体等份为四份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等分的含义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等分几何图形,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学习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各一张。
学前班数学教育教案(精选篇1) 教材分析: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
1、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找规律教案一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观察物品、图形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物品是什么。 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幼儿的创编以及创新能力。 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并让幼儿体验与分享成功的快乐。
2、幼儿园学前班的《连加连减》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连加和连减的基本概念。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图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学基础。首先,教学目标应明确。孩子们需要理解连加和连减的基本含义,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参与游戏和活动中主动探索和发现。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字拼图、找规律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字的分解与组成。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4、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是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譬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示范串珠子串好后,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很快大家举起了手说,一颗红的一颗绿的,两颗红的两颗绿的,三颗红的三颗绿的,?。
5、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16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习掌握的因素较多。
6、“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级。大部分孩子经过了三年的幼儿园教育或学前班教育。大多数学生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有一定数数经验,能动手摆小棒、观察画面等实践活动。
1、【篇一】活动目标: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进行10以内的唱数活动。能按正确的顺序唱数1-10。能合着身体动作有节拍地唱数。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学具:小矮人指偶,卡纸制作的10步阶梯。
2、学前班数学教育教案(精选篇1) 教材分析: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
3、学前班数学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4、学前班数学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发展表象思维。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5、理解大小、长短、高矮的含义。 学习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结果。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仪器:实物 教学过程:复习 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的感性认识。
6、学前班数学课教案(精选篇1) 学习目的: 学习将一个形过体等份为四份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等分的含义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等分几何图形,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学习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各一张。
1、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在认识、感受10的过程中初步建立数感,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学好数学有信心。
2、小班认识数字教案 篇1 幼儿园小班《认识数字2》教案 活动目标 让幼儿认识数字 幼儿能在数字中准确的点数2 材料准备 关于2的图片 水果模型 活动流程 通过律动让幼儿进入上课状态。 复习数字1,并让幼儿点数1。
3、请生来带读数字。请生写1和2。作业写1和2各20个。教学反思: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5人动作较慢,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习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4、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5、学前班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 活动目标: 学习10以内的连加,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掌握10的组成。 物质材料:PPT,钥匙题卡,门 活动过程: 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6、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过程来让学前班小朋友认识单数和双数:带幼儿进知识宫。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知识宫去玩。